
專業特點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面向國内服裝創意文化産業,結合社會和行業智能化生産、數字化服裝技術需求,“立足湖南,面向全國,服務地方”,以新文科建設理念為指引開展人才培養,緻力于打造具有鮮明應用特色的一流本科專業,注意培養學生創新設計思維、服裝設計與生産及時尚産品的開發能力,掌握紮實的服裝設計理論知識及設計實踐能力,能夠從事服裝設計、品牌策劃、産品研發、生産管理、營銷等方面集于一體的服務于區域和紡織服裝行業經濟建設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發展曆程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是湖南省唯一依托紡織工程和藝術設計等省級優勢學科的專業,自1993年專科辦學服裝設計專業(藝術類),2001年升本為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藝術類),2009年獲批湖南省特色專業,2012年被确定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工程碩士招生試點專業之一,2015年應教育部調整改為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藝術類),2020年獲批湖南省“省一流”建設專業。
師資力量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現有專業教師8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的占25%,博士1名、在讀博士1名,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100%。多名教師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紡織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服裝分委員會委員、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拼布藝術設計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文物學會紡織文物專業委員會會員、湘潭市手工協會會員以及擔任企業技術專家。2020-2022年,專業教師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省教育廳課題共計6項。獲得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為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知識創新、科技創新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服裝與服飾設計”湖南省一流專業建設點負責人

陳曉玲,女,1975年生,湖南祁陽人;碩士,教授。畢業于國家211大學中國紡織大學,有兩年的服裝企業一線的實踐經曆,是我校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服裝專業骨幹教師、省級特色專業建設負責人。主持或參與校級教研教改課題多項,主持或參與湖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多項,開展與企業合作項目多項。參與科技廳科研項目一項。公開發表教研、科研論文20餘篇,其中2篇A類、1篇核心。曾獲湖南省湘潭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教學成果三等獎等獎項;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多項專業領域賽事,獲得銀獎、優秀、入圍多項。

現有省級及以上實驗和實踐教學平台10餘項,校内專業實驗室使用面積5000平方以上,産學研合作單位30餘家,專業教師80%以上具有企業工程經曆。2015年至2020年,學科平台項目如生态紡織開放創新實驗基地、虛拟仿真教學實驗中心、聖得西時尚産業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等。校内擁有藝術設計基礎實驗中心、服裝設計實驗中心、服裝信息一體化實驗室、服裝實習工場,與紡織工程、藝術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表演(服裝)等形成特色鮮明的一體化專業鍊;與湖南省聖得西服飾集團、忘不了服飾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的産學研合作關系;注重與國内外設計類院校的交流;為學生繼續深造、參加各類服裝設計大賽和創新創業大賽提供有利條件。
2018年至2022年,本專業學生已結題三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獲學科行業競賽三等以上獎項100餘人次,主持校企合作橫向課題30餘項,到賬經費800餘萬元。本專業始終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宗旨,學生積極參加行業内各類專業比賽,湖南省大學生服裝設計大賽、湖南省大學生藝術展演賽事、“濮院杯”國際針織服裝設計大賽、挑戰杯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中國國際面料花型設計大賽、“紅綠藍杯”面料設計大賽、拼布藝術設計大賽等學科競賽數百人次,并取得了良好成績,各級獲獎獎項超過120餘項,其中全國性及區域性金獎或一等獎12項,銀獎25項,銅獎22項,優秀入圍獎66餘項,近年來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立項37餘項,有國家級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7項,省級8項等。





招生情況:招生省份涉及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蘇、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廣西、廣東、貴州、西藏、甘肅、新疆、以及湖南省,為專業發展和壯大提供了堅定的生源保障。每年招生三個班,人數在90人左右。
就業情況: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與發展,本專業已在省内外形成相當的影響力,畢業生多數已成為紡織、服裝以及藝術行業的骨幹與棟梁,深受用人單位好評,平均就業率98%。本專業培養的畢業生可服務于服裝及其相關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可從事服裝與服飾産品設計與開發工作、品牌運作、市場營銷、服裝生産管理、服裝貿易、電子商務、買手、時尚編輯、流行預測工作、服裝與服飾藝術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等。

全日制本科,學制四年,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審核:李愛國 羅荃 喻亦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