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賽英,我校95屆優秀校友,曾就讀于我校染整工程(現輕化工程)92311班。廣東省服裝協會副會長,中大紡織商會副會長,原天虹紡織上市公司針織事業部總經理,現任四家紡織面料公司創始人,旗下公司為廣州中大紡織産業商圈文明誠信經營戶,并成為安踏、森馬、卡賓、UNIQLO、李甯、喬丹等知名品牌的面料供應商。

記者:還記得大學生活是什麼樣的場景嗎?
婁賽英:1992年,青春懵懂的我邁入了湖工的大門。在校期間,我擔任染化系(現材料與化工學院)學習部長。任職期間,我和老師同學相處融洽,交際能力、溝通能力、為人處世能力都得到提升。作為學習部部長,我以身作則,年年獲得獎學金。特别值得驕傲的是在大一的時候,我就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大學三年時光雖然短暫,但非常快樂,“兩房一廳”的豪華宿舍、景色怡人的黃土高坡、飯堂裡供不應求的饅頭、從周一期待到周五的周末校園舞會、班主任潘璞及各科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同學們的純真情誼……時隔多年仍然經常在我的眼前浮現、在我的耳邊回響,這是我人生中最珍貴、最美好的回憶。這三年的勤學苦讀為我此後的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并指引了我一生的前進方向。
記者:從化驗室打樣員到公司創始人,你經曆了什麼?
婁賽英:作為初入職場的年輕女孩,沒有家世和背景,在陌生的廣東,我别無選擇,隻有埋頭苦幹,積累技術。1995年到廣東後,我先是在肇慶的一家國有織染廠工作,從化驗室調方打樣做起。在那裡,我為自己後來在紡織行業的事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後來,我又到東莞福安集團、天虹集團等等,經過多年經驗的積累,我想要揚帆出海,探索更廣闊的大洋,想打造我的服裝品牌夢,可是因為技術基礎不牢、發展助力甚少等多種原因,第一次創業以失敗而告終。
記者:第一次創業失敗,您是如何調整資源再次創業,“纖緯” 品牌是如何創建、如何做大做強的?
婁賽英:人往往需要一些挫折,才能登得更高、看得更遠,才能有大格局、大謀略。經曆了跨界發展的重大挫折,我沉下心來,深刻反省,調整心态。從2016年開始,我重新調整事業發展方向,放棄了連年虧損的服裝業務,專注發展自己擅長的針織面料事業,穩紮穩打,不斷提升企業競争力、豐富完善産品線,全方位優化客戶服務。
2017年,我開始進軍越南,聯合越南本地工廠,使得生産鍊柔性發展,并于同年10月正式注冊“纖緯” 品牌。2018年,“纖緯”結緣阿裡,與迅犀達成戰略合作,同年針織銷售突破2億元。2019年,“纖緯”自主研發成功無塵面料,并申請技術專利,同時注冊了無塵面料專用品牌“塔裡木”。适逢阿裡巴巴20周年慶典,馬雲與十幾萬阿裡員工穿上了“塔裡木”T恤,會場一片白色海洋,開啟了無塵面料“塔裡木”時代。2020年,天貓雙十一盛典盛典上,“纖緯”成為阿裡雙十一“戰袍”服裝面料指定供應商。同年,“纖緯”正式入駐阿裡,從此開啟了屬于“纖緯”的網絡時代。2021年,廣州紅棉時尚商家全場支持“新疆棉”,支持“中國制造”,廣州城為這件新疆T沸騰,新疆T所有面料由“纖緯”精心制造。
記者:作為一名創業者,您有什麼想對學弟學妹說的話?
婁賽英:勤奮學習、把握機會、努力工作。專業學習固然很重要,但是大學更應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你一定要對這個行業感興趣,才能把它做好。在校期間,要珍惜時間,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還要培養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品質。我這裡要特别強調一下,是堅韌而不是堅強,在重大苦難挫折面前,堅強還不夠,往往還需要一股不服輸的韌勁,才能突破自我,勇往直前。
記者:今年母校将迎來建校七十周年,你有什麼話想對母校表達?
婁賽英:教育是百年基業,母校70正當年。在母校迎來70華誕之際,我感激母校對我們學子的傾力培育、感激母校對紡織行業的卓越貢獻,我祝福母校校園建設越來越美、祝福母校辦學能力越來越高,我期望母校在未來更加卓越、更有遠見,不斷取得學科建設新成就、不斷滿足社會服務新需求。
(審核:李愛國 羅荃 喻亦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