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副教授:劉常威(碩導)

發布者:劉常威  時間:2021-08-29 23:02:23  

 

 

 

 

 

 

 

 



 姓 名:劉常威

職 稱:副教授

辦公電話:0731-58680313

辦公地點:北校區2-301

電子郵件:724035925@qq.com

個人簡介

劉常威,女,漢族,1967年生,碩士,碩士生導師,副教授,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學術骨幹。2002年在東華大學讀訪問學者;2003-05年在蘇州大學讀工程碩士;2003-2012年擔任紡織教研室主任;2012-2105年擔任院卓越辦主任。主持和參與完成省市級科研項目13項、主持橫向科研項目7項,主持完成校級教改課題2項,在《紡織學報》、《棉紡織技術》、《上海紡織科技》等專業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1篇。近年來指導學生科技創新立項校級5項,指導學生參加全國首屆大學生紗線設計大賽獲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優秀獎1項。

學習工作經曆

1、1990年-現在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擔任教師

2、2002年 東華大學,訪問學者

3、2003-05年 蘇州大學 工程碩士

4、2003-2012年 紡織教研室主任

5、2012年~2015年 紡織卓越辦主任

研究方向

1.紡紗工藝與質量控制

2.服裝材料與應用

榮譽獎勵情況

1、2007年績效考評獲校級優秀獎

2、2008年獲校級優秀教學質量獎

3、《紡紗學》獲08年校級多媒體課件競賽二等獎

4、2009年指導學生參加各種科技創新活動并在全國首屆大學生紗線設計大賽中獲得一個三等獎、一個優秀獎

5、2009年11月被評為院級重點學科“紡織工程”院級學術骨幹

6、2010年獲校級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7、2012年,《紡織工程專業創新性實驗教育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教改課題獲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教學成果三等獎(排名第四)

8、2013年《紡織工程專業校企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教改課題獲紡織之光一等獎(排名第二)

9、2014年《紡織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論文獲“真維斯杯”優秀獎(排名第三)

10、2015年指導學生參加各種科技創新活動并在“魯泰杯”全國大學生紗線設計大賽中獲得二等獎

11、2017年指導學生參加各種科技創新活動并在第八屆全國大學生紗線設計大賽獲優秀獎。

12、2019年指導學生參加各種科技創新活動并在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紗線設計大賽獲二等獎。

科研項目

 

1、2002-03年 主持完成了校級科研課題《甲殼素混紡紗開發》

2、2005-06年 主持完成了湖南省教育廳科研課題《Sirofil紡紗工藝研究》

3、2008-10年 主持了校級重點教改課題《服裝材料學實驗課程的研究》

4、2009-13年 主持了校級精品課程《服裝材料學》

5、2008-09年,指導了大學生科技創新課題3項

6、2009年,指導了學生參加全國紗線設計大賽

7、2010年,指導了大學生科技創新課題2項

8、2010年主持橫向課題《紡織工程和染整工程技術人員培訓項目協議》

9、2013-14年主持橫向課題《絡筒半自動管紗搬運輔助裝置設計》

10、2013-15年參與省級課題《基于靜電紡碳納米管/芳綸1313複合納米纖維膜的傳感機制研究》

11、2013-14年參與湖南省自科基金課題《紡織結構增強柔性複合材料斷裂行為的研究與表征》

12、2015-17年參與湖南省自科基金課題《靜電紡碳納米管/聚合物複合納米纖維膜的傳感性及傳感機制研究》

13、2017-18年主持橫向課題《自動絡筒機筒紗回倒裝置及服裝面料研發》

14、2019年主持橫向課題《一種織機在線控制裝置及牛仔防護服研發》、《一種漿染聯合機在線控制裝置及牛仔沙發面料研發》。

15、2020年主持橫向課題《EKS滌綸/棉保暖面料及梳棉機刺輥平移裝置研發》、《一種劍杆織機在線控制裝置及牛仔旗袍研發》。

16、2021年主持橫向課題《三通道數碼紡段彩紗的研發》、《FA506細紗機五羅拉牽伸紡彩色竹節紗的研發》。

 

 

近年發表的主要論文

1、劉常威,周衡書,周湘祁,等. Sirofil紡紗工藝的研究[J].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 17(4):73-75.

2、劉常威,文珊,俞加林.轉杯紡紡制竹節紗的研制[J].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 16(1):92-94.

3、劉常威,李青山.顯微鏡法鑒别纖維的評述[J].上海紡織科技, 2002, 30(2):61-62.

4、劉常威,祝和平.甲殼胺/腈綸纖維混紡比與抗菌效果關系[J].北京紡織, 2002(2):52-53.

5、劉常威,關于畢業設計和科研相結合的幾點意見[J].成都紡專科學校2002, 19(2):47-48

6、劉常威,周衡書,祝和平.甲殼素/棉纖維混紡比與抗菌效果關系研究[J].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 12(3):88-89.

7、劉常威,周衡書,李青山.甲殼素纖維鑒别[J].中原工學院學報, 2002,22(1):64-66.

8、劉常威.混棉成熟度及分布對棉結生成的影響[J].蘇州大學學報,2002,13(1):38-39.

9、劉常威,周衡書,祝和平.甲殼素/棉纖維紡紗工藝研讨[J].紡織學報, 2002, 23(6):49-50.

10、劉常威,蔣國華.純棉噴氣紡紗噴孔間距對成紗強力的影響[J].紡織學報, 2002, 23(1):29-30.

11、劉常威,付陽文. FA503型細紗機紡制特粗号紗卷裝問題的解決[J].棉紡織技術, 2001, 29(7):23-23.

12、劉常威,李玉豐. C4型梳棉機蓋闆後清潔裝置傳動部件的替代[J].棉紡織技術, 2001, 29(12):752-752.

13、汪澤幸,蘇雅君,李洪登,等.常用紗線定撚法及其定撚效果評價[J].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 25(4):62-65.

14、王坤,劉常威.茜草對滌綸面料染色性能的影響[J].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5(4):129-130.

15、熊偉,周衡書,劉常威,等.新疆機采棉的梳理要求[J].紡織器材, 2016, 43(1):45-47.

16、譚冬宜,範豔蘋,劉常威.基于複雜組織的褶裥機織物整體設計[J].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 25(1):68-69.

17、何斌,汪建華,劉常威,等.紡織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紡織服裝教育, 2015(2):100-102.

18、劉常威,劉偉民.筒紗包裝方法的改進[J].棉紡織技術, 2016(11):35.

19、周延方,劉常威等.基于PhabrOmeter的針織物起絨手感風格評價[J].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學報,2017.(3):71-74.

20、劉常威,周延方.基于圈圈紗的紡織裝飾品設計[J].上海紡織科技,2017(9):42-43.

21、何斌,劉超,汪澤幸,熊青青,劉常威.C.D-A5納米助劑用于純棉紗上漿的性能研究[J].棉紡織技術, 2017(7):1-4.

22、汪澤幸,何斌,劉超,周衡書,劉常威.紡織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新模式探讨[J].紡織科技進展, 2017(4):54-56.

23、劉超,劉常威,何斌.靜電紡/針刺複合材料的制備及其過濾性能研究[J].上海紡織科技,2017(3):26-28.

24、劉超,劉常威,歐陽谡.溶劑處理對熔噴空氣過濾材料靜電消除效果的影響[J].上海紡織科技,2017(4):44-46.

25、劉超,朱夢婷,劉常威.成人紙尿褲結構及吸收性能的研究[J].國際紡織導報,2017(2):41-44.

26、劉常威,周延方等.粘膠織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研究[J].棉紡織技術, 2018(10):16-19.

出版專著:

1、 參編《紡織纖維鑒别手冊》2003,中國紡織出版社

2、 參編《紡織工藝設計》,2016年,中國紡織出版社

(審核:李愛國 周衡書 喻亦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