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風采

高級工程師:包新軍(博士)

發布者:包新軍  時間:2022-07-21 20:49:47  

姓名:包新軍

職稱:高級工程師

電話:15116416133

辦公地點: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電化樓404

電子郵件:xinjunbCSU@126.com

個人簡介

包新軍,男,土家族, 1983年5月生,湖南鳳凰人,理學博士,高級工程師,紡織工程重點學科學術骨幹,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台稀土行業中心技術專家、中國有色金屬産業技術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Journal of Rare Earths》期刊審稿人。主要從事稀土功能材料、稀土改性功能纖維材料及蘆葦基醋酸纖維高值化應用領域的研究,作為主要技術人員參與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和科技部2項國家級課題,主持省級課題2項,主持企業委托橫向課題1項,以共一、第一和通訊作者先後在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Hydrometallurgy和Rare Metals等知名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8篇、在紡織學報、稀有金屬、稀土等EI期刊上發表論文4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7項,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

教育經曆

2013/09–2020/07,中南大學,化學,博士

2008/09–2011/06,中南大學,應用化學,碩士

2003/09–2007/07,南華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大學

工作經曆

2021/01-至今,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 高級工程師

2019/12-2020/07, 湖南有色金屬職院冶金材料系, 高級工程師

2018/04-2019/06, 湖南稀土金屬材料研究院材料冶金所, 所長、

高級工程師

2015/10-2018/03, 湖南稀土金屬材料研究院科研技處, 副主任

2014/09-2015/09, 湖南稀土金屬材料研究院功能材料所, 所長助理

2011/07-2014/09, 湖南稀土金屬材料研究院冶金研究所, 工程師

2007/07-2007/10, 湘鄉鋁廠, 技術員

研究方向

1.稀土基電催化材料

2.稀土改性功能纖維材料

3.蘆葦基醋酸纖維制備及高值化應用

代表性科研項目

[1]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和财政部,國家稀有金屬新材料研發與産業化專項《高性能稀土钪改性材料關鍵技術研究與産業化》,發改辦高技[2012]1743号、湘财企指[2012]140号, 2011/12-2014/05, 2600萬元,參與,結題;

[2]國家工信部,稀土産業調整升級專項《特殊用途高純氧化钪材料關鍵技術及産業化》,湘财企指[2012]179号、工信部原[2013]440号,2010/01-2013/12,1123萬元,參與,結題;

[3]原湖南省有色金屬管理局、省财政廳,有色科技創新專項《氧化钇(Y2O3)粉體材料的深度技術開發與應用》,湘色科技[2015]24号, 2015/06-2018/10, 50萬元,主持,結題;

[4]原湖南省有色金屬管理局、省财政廳,有色科技創新專項《特定晶型TeO2研制技術》,湘色科技[2018]16号, 2018/03-2019/05, 60萬元,主持,結題;

[5]湖南省科技廳,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 2022NK2042,蘆葦基高性能纖維制備關鍵技術研究, 2022/01-2024/12, 50萬元,在研,參與。

一、代表性期刊論文

[1]Macro/mecosporous carbon/defective TiO2composite as a functional host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2022, 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 2022, 5(2), 2573-2579. (SCI,共同一作)

[2]Separation of Sc2O3from Banyan obo tailings through an innovative roasting method,Rare Metals,2022,41,1071-1076 (SCI,第一作者)

[3]Effect of polyurethane/polyvinyl alcohol coating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ester harness cord, e-Polymer, 2022, 22, 38-47.(SCI,通訊作者)

[4]NiFe-LDHs@MnO2heterostructure as a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 for oxygen-involved reactions and Zn-air batteries, Ionics, 2022, 28, 1273-1283. (SCI,第一作者)

[5]Study of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decomposition behavior of Lu(NH4)(C2O4)2·2H2O,Micro&nano letters(DOI: 10.1049/mna2.12127).(2022; 1-6).(SCI,第一作者)

[6]Conversion of cerium and lanthanum from rare earth polishing powder wastes toCeO2and La0.6Ca0.4CoO3,Hydrometallurgy, 2020,193, 105317.(SCI,第一作者)

[7]Pseudo-capacitive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α-MnO2via in situ coating with polyaniline,Synthetic Metals, 2020, 260, 116271.(SCI,第一作者)

[8]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n-coated Magnéli phase Ti4O7by modified carbothermal reduction route,Micro&nano letters,2020,15(14), 984-987.(SCI,第一作者)

[9]高耐磨性複合塗層滌綸的制備及其性能,紡織學報,2022, 43(3):123-131.(EI,通訊作者)

[10]改進的碳铵沉澱法中氧化钇粉體尺寸及形貌的調控研究.人工晶體學報, 2019,48(9):12-17.(CSCD核心,通訊作者)

[11]尺寸形貌可控Y(NH4)(C2O4)2·H2O和Y2O3的制備及其形成機制,稀有金屬, 2017,10, 1130-1136.(EI,通訊作者)

[12]CaCl2-碳活化焙燒白雲鄂博尾礦回收Sc2O3的熱力學分析.稀有金屬, 2016,40(3):275-279(EI,第一作者)

[13]钪锆陶瓷粉的制備及其熱分解動力學參數.稀土, 2014, 35(3):45~48. (EI,通訊作者)

二、授權國家發明專利

[1]從鋅陽極泥中回收有價金屬的方法,2020.11.3,中國,ZL 201811599743.X.(排名第一)

[2]一種從選铌尾礦中浸出钪的方法,2014.4.30,中國,ZL 201210472013.X. (排名第二)

[3]含稀土氧化物廢料中高純稀土氧化物的回收方法,2020.7.17,中國,ZL 201810927027.3. (排名第二)

[4]儲氧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2021.5.28,中國,ZL 201810864524.3. (排名第二)

[5]二氧化碲的制備方法,2020.06.02,中國,ZL 201811243033.3. (排名第二)

[6]含稀土氧化物廢料中稀土氧化物的回收方法,2021.06.04,中國,ZL 2018 10927475.3. (排名第三)

[7]廢棄稀土抛光粉中矽鋁雜質的脫除方法,2020.11.03,中國,ZL 201811414708.6. (排名第三)

三、省部級成果

“複雜含钪物料高純綠色生産高純氧化钪新工藝的研究與應用”成果, 2013年12月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證書編号:[2013]214-2013116-D12).

 

(審核:李愛國 羅荃 喻亦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