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包新軍副教授團隊與雲南師範大學和廣東工業大學合作,在新型儲能材料及器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La0.8Sr0.2)0.95Mn0.5Fe0.5O3perovskite as an efficient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 for oxygen-involved reaction and Zn-air batteries》為題在發表在Wiley出版社旗下的高水平期刊《ChemCatChem》上(DOI:10.1002/cctc.202401113)(JCR 2區)。20級紡織工程專業賀廣俊(考入東華大學)、21級紡織工程專業夏蘇楠和侯計偉三位同學參與了論文的部分工作,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為論文第一完成單位。

Fig.1The table of content(TOC) for thisresearch work
本文圍繞可充鋅-空氣電池中的陰極關鍵材料,交叉了冶金、材料和紡織領域,分别以抛光粉廢料中回收的镧和鋅陽極泥中回收的錳為镧源和錳源,選用紡織領域常用的水溶性陽離子聚合物聚乙烯亞胺(PEI)作為聚合劑,利用其優異的聚合能力,螯合溶液中的La3+、Sr2+、Mn2+和Fe3+,制備出雙效催化功能的材料(La0.8Sr0.2)0.95Mn0.5Fe0.5O3,應用在可充-鋅空氣電池中表現出較好的電化學活性和穩定性。

Fig.2 XPS spectra of the obtained (La0.8Sr0.2)0.95Mn0.5Fe0.5O3
該研究成果得到了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2024JJ7096)、湖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基金(23B0682)、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人才科研基金項目(22RC007)的資助。
包新軍團隊的研究興趣集中在新型儲能材料及器件、稀土改性功能纖維材料及生物基醋酸纖維高值化應用領域。包新軍博士自2021年1月入職我院以來,先後以第一、共一和共同通訊作者相繼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篇, Top)、《Journal of Power Sources》(1篇, Top)、《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1篇)、《Rare Metals, Top》(1篇)、《Ionics》(1篇)、《ChemCatChem》(1篇)及《Micro&Nano Letters》(2篇)等國内外知名SCI期刊上,累計發表了8篇SCI論文。
論文鍊接:
https://chemistry-europe.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cctc.202401113
(審核:李愛國 何斌 傅靜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