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管理

紡織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報道(一)

發布者:周錦濤, ,審稿:周衡書  時間:2018-05-03 08:52:50  

   

        2011年11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成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單位。六年來,紡織工程專業領域嚴格按照“特需項目”要求開展研究生教育,逐漸形成了自已的培養特色。

一、培養目标

       秉承“面向工業界、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着力培養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紡織工程領域專業基礎,具有較強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工程管理能力、自我獲取知識能力、創新素質、創業精神、組織溝通能力和廣闊視野的紡織工程領域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思路

        堅持“以實踐為導向、以企業緊缺人才培養為目标”的原則,遵循“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螺旋遞進的培養方式,強調企業實踐必須與理論學習緊密結合并貫穿于整個培養過程。積極吸取國内外高層次工程應用型人才教育培養的經驗,改變學校過去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單線條式的教學模式,依托行業,聯合企業合作培養适應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兩型”社會所需要的紡織工程領域高素質、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充分發揮我校紡織工程領域學科專業群的比較優勢,以學校與企業聯合組建的學術水平高、工程實踐能力強、教育經驗豐富的教學團隊為保障,以緊密結合工程實際的專業課程群為課堂教學鍊,以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規模化校外實習基地、産學研合作平台和各類專業實驗室等為工程實踐鍊,以國内紡織類産品設計大賽、課外科技競賽、國内外學術會議、校企科研合作與職工培訓等為交流合作鍊,創建立體化、開放式的紡織工程碩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體系(見下圖)。

                                                                                            

 

三、培養方向

⑴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

      研究方向:環保型染料助劑的應用技術;低溫等離子體表面處理技術;生物酶技術;新型整理技術及新纖維整理技術;功能性整理劑的綠色合成技術等。

⑵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

      研究方向:新型紡織材料及其産品的設計與開發;麻類紡織産品開發與性能研究;紡織複合材料的結構性能研究;現代紡紗技術與織造技術等。

⑶服裝設計與工程

      研究方向:時尚産業與時尚文化;品牌服裝設計與管理;服裝人體工程與服裝設計技術;服裝先進制造工程與數字化技術;服裝産業經濟與市場營銷等。

⑷紡織服裝企業管理與營銷

      研究方向:紡織服裝企業戰略與戰略管理;市場營銷策略及實務;服裝産業經濟與市場營銷等。

⑸紡織服裝CAD技術及應用

      研究方向:紡織服裝産品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研究及應用;紡織服裝産品數據庫設計及應用;紡織服裝電子商務等。

四、培養特色

    ⑴采用校企合作全日制培養模式。實踐教學貫徹和體現“集中實踐和分段實踐相結合、校内實踐與現場實踐相結合、專業實踐與論文工作相結合”的原則。研究生在企業實踐的時間累計不少于1年。

    ⑵六年來,紡織工程專業領域嚴格按照“特需項目”要求開展研究生培養工作,培養過程中,逐漸構建起與培養定位、培養過程和培養目标相吻合的“一個導向、三個結合、五個注重”的培養模式和“産學研用”四位一體校企聯合培養機制(見圖2),建立了一支包含校内導師36人、企業導師50人、具有豐富工程經曆的導師隊伍。建立了專業實驗平台、科研平台和實踐基地平台,健全了研究生管理體系,培養出了一批紡織領域急需的高層次技術人才。畢業生跟蹤調查表明,紡織工程領域培養的研究生綜合素質高、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企業滿意度達到了100%。

                                                                                                   

 


(審核:江灏 黃自力 唐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