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類别及領域簡介
材料與化工是為支撐國家創新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學科交叉融合優勢、有效支撐、輻射和帶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而調整的專業類别,适用的行業領域包括:材料工程、化學工程、紡織工程、輕化工程等,是與材料及化工行業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學位。我校材料與化工碩士專業學位以紡織、化工、環保、材料、生物醫藥相關行業需求和地方經濟建設為導向,以支撐區域創新發展為目标,培養掌握紡織、化工、材料、染整及相關工業中所進行的物理和化學過程規律以及應用技術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能從事紡織、化工、材料、染整相關行業領域的産品研究與開發、技術開發與應用、工程設計與實施、技術攻關與改造、工程規劃與管理等方面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紡織工程專業領域是我校材料與化工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别下設置的專業領域之一,由原來紡織工程專業學位點轉化而來,“紡織科學與工程”學科現為我校校級應用特色學科,是學校頒布的8個領雁學科之一,該領域以“紡織科學與工程”學科為中心,“工商管理”和“設計學”二個湖南省應用特色學科為二翼,“計算科學與技術”校級應用特色學科為輔助,主要對接國家及湖南紡織産業需求,立足長株潭紡織服裝産業集群,深入常德棉紡織産業集群、益陽棉麻紡織産業集群,嶽陽紡織産業集群等開展合作,圍繞紡織産品設計加工和紡織智能制造及紡織服裝企業管理涉及的紡織材料和紡織品加工、服裝設計與工程、紡織服裝企業管理與紡織産業經濟等方向開展科學研究與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該領域目前建有“生态紡織材料及染整新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新型纖維面料及加工工程技術”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級科研平台,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湖南省傳統特色産業轉型升級研究基地1個,以及“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湖南省研究生優秀教學團隊1個。
我校紡織科學與工程學科是由1978年開設的棉紡工程專業發展而起來的。紡織工程專業是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教育部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本專業領域現有研究生導師34人,擁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選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8人,教育部高等學校紡織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4人,湖南省紡織标準評審專家1人;近5年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30餘項,累計到賬經費3000餘萬元。與全省28家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園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如湖南華升株洲雪松有限公司、湖南東信集團有限公司、湖南東方時裝有限公司、湖南夢潔家紡股份有限公司、蘆淞服飾市場群、湖南莎麗襪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新馬制衣有限公司等,産生專利80多項,解決了許多行業關鍵技術難題,與企業合作成果曾在CCTV-1頻道新聞聯播播出,為湖南省紡織服裝企業提供了80%以上的專業技術人才,為湖南紡織産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在省内沒有可替代性。
本領域主要培養方向有:
紡織材料和紡織品加工
主要研究新型紡織材料及其産品的設計與開發、麻類紡織産品開發與性能研究、紡織複合材料的結構性能研究、現代紡紗技術與織造技術、新型功能性面料設計與加工工藝、紡織服裝CAD技術及應用等。
服裝設計與工程
主要研究服裝人體工程與服裝設計技術、服裝先進制造工程與數字化技術、品牌服裝設計與管理、服飾藝術與文化、時尚産業與時尚文化等。
紡織服裝企業管理
主要研究紡織服裝企業戰略管理、紡織服裝企業市場營銷策略及實務、紡織服裝産品國際貿易與電子商務、紡織服裝企業投融資環境與轉型發展、紡織服裝企業人力資源與成本控制、紡織服裝企業發展對策、以及紡織服裝産業經濟等。
(審核:李愛國 羅荃 喻亦榮)